探讨数智转型 赋能未来发展 ——我会“赴中山开展数字化交流活动”圆满举办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企业发展来说,数字化转型从“选择题”转变成“必答题”。为帮助会员企业抓住机遇、突破难点,实现高效转型和降本增效,7月16-17日,我会组织了30多名企业家和会员企业代表赴中山开展数字化交流活动。期间,组织举办了“深度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攻略沙龙”和“数字化交流分享会”,探访大湾区首家、港资首家工业4.0中国奖“智能工厂”——鸿利达精密组件(中山)有限公司,参观中山翠亨新区规划馆。我会会长连汉森,副监事长蔡长乐,常务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于健平,常务副会长温小燕,常务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青委会主席林俊安,副会长兼财务总监、政策研究及服务政企委员会主席林平治,名誉会长朱殿安、王桂枝、袁应棠,荣誉顾问黄日荣;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会长、鸿利达集团CEO蔡俊杰等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7月16日下午举办的“深度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攻略沙龙”上,我会荣幸邀请到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四位专家——香港城市大学特邀教授周耀宗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企业发展院前副院及兼任教授、得利学院前执行院长王锡尧教授,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首席顾问、广东制造创新中心主任郝聚民博士,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先生,为我会成员分别分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要素”“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AI赋能制造业发展”“数字化及AI与制造业场景的融合”等有关方面的内容。
在当天晚上举办的“数字化交流分享会”上,我会成员积极与四位专家请教交流自身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在交流环节,蔡长乐副监事长赞扬本次活动,表示这次活动非常贴合会员企业的发展需求,希望协会未来应细分模块和主题为会员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培训,从不同层次和专业方面继续办好这个活动,邀请父母辈和接班子女一起参与,带领会员企业升级转型。
连汉森会长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企业传承的问题,是父辈与接班人的思想碰撞,我会下来将计划举办企业接班思维转型沙龙,共同交流数字化如何在企业传承中赋能发展。同时,协会的发展和服务也需要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联动片区和分会,以及东莞香港中心和「正!香港」嘉年华,对接社会各界,创新协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会员企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会员企业创造更多发展商机。
7月17日上午,为更加深入了解数智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如何为生产提速,我会一行走进大湾区首家、港资首家工业4.0中国奖“智能工厂”——鸿利达精密组件(中山)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得到了鸿利达集团CEO蔡俊杰先生的热情接待。在参观过程中,我会一行详细了解到鸿利达数字化转型的改造过程,走进了鸿利达展览厅、模具数据中心、全自动柔性模具生产线、组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智慧周边与能碳管理平台等场地,亲身感受到港资制造企业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活动最后,我会一行走进中山翠亨新区规划馆,借助馆内新媒体技术、融合LED数字移屏、交互式数字画卷,了解翠亨新区未来的创新和科技发展规划。
通过本次交流活动,我会一行纷纷表示,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应用,将大大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他们将利用好机遇,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未来,我会将继续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专业化的、系统化的主题培训,组织会员企业走进先进标榜企业,共同探讨转型路上的“破局之道”,交流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